最初的梦想

最近翻出来了两段话,都是之前的自己写的(会记录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啊),一段是当时找产品经理这份工作时写下的:

关于为什么会选择PM。其实自己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也有过一段迷茫期,尤其是到研究生以后,我的方法是:“去尝试可能的选项吧!”排除法有时候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应该有三个选项:1. 读博,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2.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程序员。3.从事和管理有关的工作,转成非技术。本着排除法的原则,我先尝试把自己丢到纯科研环境下去push自己(研一暑期在中科院研究所的实习),发现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没办法从纯学术中找到乐趣,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然后我机缘巧合做了一个网站系统开发项目,按理说我对这种偏前端和应用的事情会更感兴趣,可是一个学期过去,我发现当把自己丢进一个纯编码环境下,虽然用自己的小聪明克服各种困难会带来一点点成就感,但是我始终无法回答自己一个问题:等到自己码不动代码的时候何去何从呢?转管理么?那为何不一开始就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呢?

第二个确定自己方向的方法是,尝试着深入去了解一个领域。我利用看paper的间隙认真看过两本书:校友王坚(同时也是糗百的创始人)的《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腾讯系PM的代表),以及来自阿里系的苏杰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两本书中对PM几乎是自传式的阐述让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追寻的工作:巨大的学习进步空间,知识全面性要求,与各种有趣的人沟通,略带geek意味对新生事物的狂热。

另一段来自2010年的年终回顾:

2010有两句话影响了自己,一句是上面所说的蔡康永的话,另外一句是李开复老师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很认真地从头看到了尾,吸引我的原因是因为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种苦苦寻找的相似的价值观:诚信、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并帮助别人、多种生命体验(其在计算机时代经历了苹果、SGI、微软三大巨头,在互联网时代经历了google)。通过这本书,我彻底结束了大三的彷徨,我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的终极目的不是要多么有权多么有势,而要在个人取得成功的同时带来他人的成功,正如开复老师,他现在的创新工场,至少从理念上是成功的,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正如陈光标,他的高调慈善理念;正如google,通过免费的服务让更多人受益;正如阿里巴巴,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己任。

看完这两段话我终于领悟到自己长期以来的价值观是怎么逐步建立起来的了,我不想做单独而重复的工作,虽然那些工作也非常有意义,我想做那些可以和同道之人一起改变点什么的事情,想去追寻那些狂热的新鲜事物,想要引领一个行业的前进,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

也让我意识到,我的价值观原来早在大学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1. 我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别人诚实、对自己诚实
  2. 也要很丰富的经历,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每个阶段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3. 更重要的是需要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这个增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传递给别人、去影响和帮助别人,实现更大层面的共赢和成就,这里手段不限,可以通过文章/作品/管理团队等等。

长期以来,现实的生活让我更多地在看眼前的当下,而忘了要去的远方,走了一些弯路,回顾下刚出发时候自己给自己写的东西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前段时间在硅谷,和大学好友聚餐,大家在一起聊生活聊家庭聊工作,但最打动我的还是好兄弟说的一句话:在这里35岁正是企业用你的时候,你的知识、经验、阅历刚好可以开始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了,而在国内35岁却变成了要淘汰的年龄,想想挺为这个氛围感到悲哀的,但自己从来就不是一般人,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远方,还很远,想出发,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