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毁童年
初中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来自清朝文人沈复,当时甚至还要求全文背诵:『余忆童稚时,能账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篇小文章把山林野趣和童年欢乐写得淋漓尽致,当时就觉得有机会可以多读读沈复的文字,这一晃十多年了,却第一次完全读完这篇文章的出处《浮生六记》,说是六记,其实只有四篇,可能是原作被弄丢了,也可能作者压根就没写完。
迫不及待翻到了上述选段的出处,却被接着后面的情节笑喷了,接下来讲了两段趣事:
- 癞蛤蟆吃的虫子当时打斗的状态,年长的一年的时候细想,惊觉它们应该是在想要做羞羞的事情,结果被半道路过的癞蛤蟆给吃了。
- 年少喜欢逗蚯蚓,但蚯蚓把丁丁给咬肿了(怎么做到的?),又听到偏方说,可以用鸭子的口水来消肿,于是让婢女拿着鸭子并把xx塞进鸭子嘴里,但婢女一不小心脱了手,鸭子就使劲往里咽,好有画面感,同时又好疼…
不禁佩服起中学课本的编纂者们,这截取段落的功力实在了得,多两句话这小文的风格就从美文变成少儿不宜的搞笑文了。
2. 落魄的文人
这本小书是沈复晚年的时候对自己生平的回忆,四章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家庭、兴趣、生活和游玩的经历,算是比较活生生呈现了一个在江南地区的文人的经历,看罢不禁觉得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真如蝼蚁一般,在那个年代纵有才华,读书人如果不考取功名利禄实在是难混(参考他后来求助的几个混上官职的朋友,都还算是不错),沈复的父亲如此,沈复亦如此,到他自己的儿子时只能早年就让他开始学习从商,然儿子英年早逝,实在也是悲惨。
3. 不合格的丈夫
看完这本书,其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另一个人——沈复的妻子芸娘,芸娘可谓是近代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子了,可惜生错了时代。她知书达礼却分寸拿捏刚好,为丈夫、孩子、家人呕心沥血,在病中还想着不替别人添麻烦,感恩丈夫的照顾,这种卑微感实在令人怜惜。而反观沈复却觉得有些渣,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丈夫,这个评价不是针对其人,也许是那个时代男性的共性。在书中体现出来比较不合格的地方至少有:
- 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是自己想要赏月、观花、喝酒、游山玩水,文中却未见其提及妻子的愿望和如何满足妻子的愿望;倒是随处可见芸娘为了他和朋友聚会精心准备,为了满足她游玩的私心抱病在家苦等,甚至为了他找小妾的想法精心安排。
- 父母关系处理很糟糕,在父亲、母亲多次误会芸娘的情况下未出面调节和沟通解决,致使误会经年累月的发酵,这也许是导致芸娘郁郁寡欢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事业心弱,玩心重,这个兴许是那个时代文人的特质,在家庭清苦甚至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仍然安于现状,不努力想解决之道,后来悲惨的生活大抵来自于此。而另一方面,对花花草草、游山玩水又怀有极大的热忱,在去南方经商的途中还各种逛窑子,花掉了大把赚来的银子,真是败家得可以,更令人气愤的是芸娘此刻还在家卧病在床,唉,悲惨的芸娘。
不知道怎么总结这本书的读后感,本质上沈复写这本书也不想美化自己,好的坏的都写在书中,供后世评判。而人生也许本就说不清,只能寥寥数笔如实道来,正如这本书的封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