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优秀的产品背后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读了《移动风暴》这本书,说来也巧,这本书是在国图找另一本书的时候偶遇的,翻来几页看到讲当年iphone和android诞生的故事,着实精彩,便果断借来读了。

读完最大的感受是:牛逼如iphone这样的产品,在它当初发布的时候竟也是一款bug遍布靠各种UI花招粉饰的机器,在它发布给全世界的时候,量产机还不知道在哪里。原来每个成功的产品背后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所有的东西都是先有后优的;另外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也极为重要。

创新都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MacWorld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呕心沥血的跨时代产品-Iphone,这款手机拥有无与伦比的触控体验,这场发布会堪称完美。而世人不知道的真相是:就在六个月前,这款设备还只是一些电路板的简单拼凑,就连乔布斯拿来演示的样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连接网络、死机甚至干脆关机。为此开发团队不得不规定好程序运行的顺序,使得其看上去一切正常。甚至配备了多台样机,使得在一台出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切换到另一台手机。

而Android早期的状况更糟,当乔布斯发布Iphone的时候,安卓团队已经花了半年的心血重金打造一款当时看起来比较实用的功能机,外观酷似黑莓,但跟Iphone一比简直逊毙了。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将手机发布时间推迟一年以上,打造一款对标Iphone的手机。竞争对手产品优秀至极带来的冲击以及对原有计划的彻底改变带来的团队混乱可想而知了,但是为了在这场移动产业风暴中站稳脚跟,Google不得不迎头而上,这才有了后来的Android手机。

有竞争才能带来共同的进步

在制造手机之前,苹果和Google两家公司还是紧密的合作关系:苹果拥有体验最好的设备,而Google拥有覆盖面最广的互联网服务。二者相搭配,堪称完美。

Iphone的发布使人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Google也感受到了危机。在这个时候,Iphone的体验无疑是业界最领先的,因此对标Iphone的做法早期看起来确有一些抄袭的影子。但也正是有了Iphone的底子,才使得Google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去打磨自己的系统和设备。

而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苹果也应该要感谢安卓,正是有了它才使得一骑绝尘的Iphone有了几丝畏惧,更能放下身段聆听用户的声音,渐渐地走向开放的态度,也使得苹果会有更多的危机感去建立App Store围城以及拓展Ipad业务。

有竞争,对彼此都是好事。

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触屏的使用可以说是Iphone最大的创新了,在这之前,不得不加入的键盘总要占据手机大半的空间,当苹果决定使用全触屏时,微软CEO鲍尔默表示说虚拟键盘的使用注定让iphone失败。鲍尔默当然有资格这么说,在这之前,微软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了,包括著名的Surface桌面触屏,但那都局限在实验阶段,提消费市场还有一段距离。

但Iphone所站的时间点不一样了,康宁公司可以提供最好的玻璃材料,多点触控的技术日趋完善,远在中国的富士康生产线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量产服务并且极大降低成本。正是这些因素的齐全才使得Iphone有了成功的可能。

Ipad出现的时机就更加印证了合适的时机这件事,关于平板电脑,就连苹果也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过,当时也是一个创造性的产品,但是它价格昂贵,体型笨重,电池时间断得可怜,几乎没有能够卖得出去,因而成为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砍掉的第一批项目。

但ipad的时间点不一样了,iphone的出现为用户普及了触屏的使用,天然的接受了这种很符合人性的交互方式,而娱乐产业的发展也使得用户对于音乐、影视、图片、游戏等需求膨胀,使得Ipad能够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专项优化。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一个唱衰二十年的设备类型在推出的时候是一片赞叹声。

即使是乔布斯这样的大神,做事情成功与否也是要瞅准时机的。